2024年7月7日下午,2024年“北京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群院长论坛暨一流本科专业与课程建设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海淀校区知行堂举行。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群牵头高校北京邮电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联合主办,我校信息工程学院承办,教育部电子信息类专业虚拟教研室协办。
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建设是北京市“质量工程“二期建设的重点项目,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一种新的尝试。旨在通过研究市属高校与中央高校合作共建的工作模式和教学管理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带动相关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群的教学质量和办学实力的提升。本次会议诚邀了16所高校从事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的教学院长、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2家公司代表等百余人参加,其中在京部属高校有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属院校有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印刷学院,以及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公司为北京电记科技有限公司和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会议由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尹长川书记、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胥桂仙副院长与梁骁副院长分阶段主持。

会议伊始,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赵英男致欢迎词,充分表达了对与会嘉宾的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并由学校和学院的基本情况展开,讲述了学校和学院在党与国家的正确引领下的高速发展历程,希望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未来能够继续与专业群各兄弟院校交流研讨、共享资源,共同服务科技强国战略,加强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能力,推进电子信息类领域创新发展。

教指委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隆克平教授在讲述专业群发展现状的同时指出,希望各院校在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共同促进专业群建设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专业群央属牵头高校代表、北京邮电大学郭彩丽教授分享了专业群近年来工作情况与优秀成果,并提出了未来专业群建设工作设想。

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胥桂仙教授基于我院发展情况,向与会嘉宾分享了我校对电子信息类领域的高度重视下的长期探索历程,指出我院专业发展结合学校民族特色,始终致力于各民族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工作特点。
会议分特邀报告和专题报告两个阶段进行。在特邀报告阶段,教指委副主任、北京大学王志军教授以贯穿问题导向为核心,结合自身授课实际情况分享在课程教学中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高阶性思维的重要性;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交通大学陈后金教授由课程教学内涵出发,分享了金课体系与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经验,同时提出教学形式要服务于教学内容的重要思考;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有光教授以教学成果培育与凝炼为题,分享了申报教学成果的丰富经验。
茶歇时间,我院诚挚邀请与会嘉宾共同参观民族博物馆,感受民大的深厚文化底蕴与浓厚学术氛围。
在专题报告分享阶段,北京邮电大学杨鸿文教授以“通信原理与实践”课程为例,分享了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优点;北京邮电大学刘丹谱教授介绍了利用知识图谱优化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方案的情况,打造“三纵四横”多维贯通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中央民族大学王继业教授从当前课程问题入手,提出了综合多面因素考虑、重新修订后的课程内容,制作出最适合我院学生学习研究的教材与实验;北京工业大学刘鹏宇教授重点突出“1331”教学理念,可闭环的育人模式与互协同的教学模式结合,实现课程教学的提质增值;北方工业大学白文乐教授以国家现状为背景,提出电子信息类专业课实验数字化目标与其意义,深度剖析当前所存在的问题、误区,对实验数字化的理解进行了精准概括。
会议最后,北方工业大学白文乐教授进行专业群工作总结,充分展现专业群一直以来为加强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搭建的交流平台与所提供的优质资源,并期待未来在各院校的协同下专业群会有更进一步发展。

本次研讨会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圆满落幕,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注入了活力,也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建设凝心聚力。日后,我院将继续大力推进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全力支持配合专业群发展工作,与兄弟院校共建交流平台、共享优质资源、共创辉煌未来!
( 撰稿:程卫军 初审:程卫军 复审:胥桂仙 终审:赵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