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大模型大会(CLM 2024)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大模型专家委员会发起,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主办,十二个与大模型技术密切相关的学会专业委员会共同协办。本次大会的主题为“中国大模型之路”,大会包含6个特邀报告、1场专题研讨和12场大模型专题论坛,主题涵盖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社会媒体、计算语言学、机器翻译、语音信息、信息检索、情感计算、民族语言、隐私计算、开源情报等多个热点前沿领域。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名誉理事长李生教授、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宋玉荣副部长、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刘培俊司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方滨兴院士,鹏城实验室高文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欧洲科学院院士郭毅可教授,人民网董事长叶蓁蓁博士,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邵广禄教授,北京市委网信办副主任、国家中心北京分中心徐雅丽主任以及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相关领导出席大会。会议现场参会人数近千人。

中国大模型大会(CLM2024)会议现场
6月19日,大会围绕“中国大模型之路”主题展开研讨,设置了12场大模型专题论坛,其中 “大模型+民族语言”专题论坛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专委会承办。论坛邀请了3个特邀报告:同济大学王昊奋教授“大数据驱动的民族语言大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展望”、哈尔滨工业大学车万翔教授“多语言大模型的原理与应用”,以及北京大学冯岩松副教授“大语言模型如何学习新语言?”。

“多语言生成式大模型技术的现状和趋势”专题讨论
“多语言生成式大模型技术的现状和趋势”专题讨论由我院赵小兵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主持,特别邀请了尼玛扎西院士(西藏大学)、王昊奋教授(同济大学)、车万翔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冯岩松副教授(北京大学)、孙媛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杨雅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于永斌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七位特邀嘉宾。与会嘉宾纷纷发言,介绍各单位在大模型方面开展工作的基础上,围绕着多语言大模型的现状和趋势开展了热烈讨论。

尼玛扎西院士参加专题研讨环节
参加“多语言生成式大模型技术的现状和趋势”论坛的专家学者近百人,现场反响热烈。本次论坛不仅促进了各单位在“大模型+民族语言”领域的深入研讨,也为大模型时代民族语言如何开展工作,开展什么工作等提供了很好的思路。